另外,这种合作会加速光伏产业的重组洗牌,优胜劣汰,促进资源整合。
中国从2009年开始推出金太阳政策,意在效仿德国的光伏激励政策的成功经验,推动本国光伏市场。某些原来被认为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业务或环节,其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己经被逐渐克服,使得某些环节的自然垄断性不再成立,从而为引入竞争创造了条件。
这个政策搬到中国后被改良地面目全非:强制入网变成建议并网,全部收购变成审批筛选,发电电价补贴变成事前系统补贴。让我们看看中外能源制度上的差异,自然就一目了然。目的是鼓励分布式小型电站,抑制大型集中式地面电站的建设。真正实干者拿不到补贴,投机者拿到指标买卖项目,谋取暴利。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28GW,全球组件产能为63GW。
尤其是当前面对光伏外忧内困的危险处境,国家需要急迫打开光伏分布式国内市场的状况,金太阳政策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的光伏产业发展的形势要求,应该立即改弦更张,时不我待。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事变好,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事变坏。由于我国生产光伏板所需的多晶硅大多从欧盟和美国进口,制造光伏板的机器也主要购自德国和法国,所以中欧之间在该行业上形成利益盘根错节的产业链。
欧盟自认为可以通过双反击败中国对手。预估,2020年我国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5000万千瓦。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低于现金成本的多晶硅,基本都是库存。光伏企业将借助城镇化建设,鼓励太阳能发电设备应用、支持分布式发电并网等措施,国内的光伏产业将爱那个会有更大的市场。
随着我国光伏市场供需逐渐趋于平衡,预估光伏组件平均销售价格将在2013年中期趋于稳定。国内光伏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当前,我国光伏安装总量不到年产量的10%。因此对于2013年光伏在欧盟的市场,有待改善,欧洲在经过市场整合后有望实现重新开启。但双反使得光伏产业链上的欧盟企业将失去它们的最大客户,同时会失去低廉的中国光伏组件,欧盟电站运营商的投资和建设成本一定会上升。就多晶硅行业而言,全球来看,现在产能很大,但现在能做到低于每公斤20美元成本的,全世界不到10家。
但停产减产的影响会有滞后性,3个月后,库存会越来越少如果中美市场第四季度安装市场势头强劲,31-32GW也并非不可能。在四月上网电价补贴削减之前,日本市场很可能将出现安装潮。鉴于2011年产能挤压,行业的库存量高达25000MT。
据报告显示,自2011年9月之后,鉴于价格大幅下滑,约50%的多晶硅制造商(多为中国中小型企业)退出市场或停产。Bernreuter Research高管Johannes Bernreuter表示:尽管发展速度低于预期,但全球太阳能市场仍在迅速发展中。
Bernreuter Research预测,2012年全球多晶硅产能下降至235000MT,相比于2011年的255000MT下滑近8%。此外,资金紧张的硅片制造商在现货市场倾销多晶硅库存以保持现金的流动性。
据研究机构Bernreuter Research研究报告,全球多晶硅产业将重新回归增长轨道,2013年产能有望增长6.5%。目前,太阳能产业正加速发展。虽然多晶硅库存仍未完全被消化,但多晶硅现货价格已于2012年末触底。该多晶硅市场研究企业预计今年全球多晶硅市场需求(含半导体产业,但排除库存消耗)达25万吨。预计中国客户的大量海外多晶硅出货量将转至台湾硅片制造商,并在台湾地区制造成硅片或太阳能电池进口至中国大陆。2013年年底,现货价格将反弹至每千克20至25美元。
绝大多数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依然高昂,产品质量太低。2012年,多晶硅产业备受产能过剩的困扰。
基于这两点,实际数字可能要高于预期数值。中国可能于2月针对进口多晶硅征收惩罚性关税,这将于2013年第一季度推动现货价格上扬。
太阳能产业占到多晶硅总需求的90%。鉴于第四季度光伏产业回暖,一些制造商的真实出货量很可能将高于预期。
作为多晶硅制造商的最大客户,多晶硅企业有望从中获益。不过,从13家大型公共太阳能组件制造商的最新出货量预期来看,新增装机量仅为30-31GW。我们预计2013年光伏装机量将介于35-37GW之间。据传,中国将针对进口多晶硅征收高达50%的反倾销关税。
Bernreute分析师表示:结合大量库存以及薄膜光伏组件的供应,235000MT对于201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而言已经足够。Bernreuter Research表示,即使届时反倾销税真的高达50%,中国多晶硅产业也不会迅速得以强劲复苏。
2012年第三季度,所有顶级制造商屈服于价格压力开始降低产能利用率。中国、日本以及美国有望取代德国与意大利成为光伏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硅片企业与贸易商的第二次销售浪潮令现货价格加速下滑:继2011年陡降59%后,2012年高纯度多晶硅平均现货价格下降至历史最低点,即每千克15.35美元2013年年底,现货价格将反弹至每千克20至25美元。
作为多晶硅制造商的最大客户,多晶硅企业有望从中获益。据研究机构Bernreuter Research研究报告,全球多晶硅产业将重新回归增长轨道,2013年产能有望增长6.5%。此外,资金紧张的硅片制造商在现货市场倾销多晶硅库存以保持现金的流动性。据报告显示,自2011年9月之后,鉴于价格大幅下滑,约50%的多晶硅制造商(多为中国中小型企业)退出市场或停产。
在四月上网电价补贴削减之前,日本市场很可能将出现安装潮。硅片企业与贸易商的第二次销售浪潮令现货价格加速下滑:继2011年陡降59%后,2012年高纯度多晶硅平均现货价格下降至历史最低点,即每千克15.35美元。
基于这两点,实际数字可能要高于预期数值。该多晶硅市场研究企业预计今年全球多晶硅市场需求(含半导体产业,但排除库存消耗)达25万吨。
预计中国客户的大量海外多晶硅出货量将转至台湾硅片制造商,并在台湾地区制造成硅片或太阳能电池进口至中国大陆。Bernreuter Research预测,2012年全球多晶硅产能下降至235000MT,相比于2011年的255000MT下滑近8%。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